文:任天豪(國立台中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)
整體而言,「外交史」(Diplomatic History)是個已經走向衰微的學科,許多學術訓練出自外交史背景的學者,也一一「轉向」(turn)到「國際關係史」(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)、「國際史」(International History)的領域,目前則以「跨國史」(Transnational History)為目標。
這些華文之中都有「國」字的歷史研究領域,雖然無法在此短短篇幅裡詳述其差別,不過讀者大致可以「『政府力量』(Government Power)影響程度遞減」的概念理解之。愈往後期的領域發展,則研究者對探討政府力量對時局影響程度的興趣愈低,轉而以包括企業、非政府組織、市民、各類民間團體等各種對象替代之。
這些取向著重於對那些透過相對軟性的力量,影響乃至改變歷史過程的人、事、物,而不再像傳統的做法,大多只把目標放在政府那般通常藉由諸如法律規範、警政或軍事機構等強制性較強的力量來驅使社會運作的對象。畢竟政府力量既然相對強硬,那麼沒有造成其可以一意孤行的那種類似「煞車」或「轉彎」的力量,當然就有探究的價值。
《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:企業、技術與關係網》一書,就是一本在前述趨勢下所誕生的大作。當然這並不表示,本書只是一個依循趨勢的作品而已。作者吳翎君教授在後記中提到,這本書的內容已是醞釀十年之久的研究心得,而十年前的美國史學界雖然早已處在前述趨勢多年,華文史學界則才剛開始有少數學者注意,並引介此一趨勢而已。也就是說,本書的發想和寫作,都具有在華文學界中「披荊斬棘」的意義。尤其難能可貴的是,吳教授正是以類似外交史研究的學術訓練背景,致力突破過往窠臼的學者。
吳翎君教授過去常被視為「中美關係史」裡的重要學者,這是一個具外交史性質的次領域。但實際上,傑出的學者往往勇於挑戰,吳教授也一直思考著對既有框架的突破可能。於是你、我所習慣的華文地區「以外」之處所開始從事的各類檢討取徑,自然就成為可資參考的對象。本書就是在此學界風潮的發展,及學者個人的學思成長脈絡之下所問世的作品。
本文用了些許篇幅在前述部分,是為強調本書很容易會被歸類在「中美關係史」的一環,但其實讀者若能將此書放到更大的範疇中理解,或許才能更深入地認識本書的學術企圖。當然,這可能也會造成一種壓力,讓人以為本書的「學術味」很濃而卻步。然而實際上,作者正是有意挑戰傳統書寫架構與方式的研究者,當然不會因循過往的形式。因此,從本書的章節安排,其實就已透露作者如何實踐自我學術期許的巧思。
除開緒章以外,本書以三部分、九章的篇幅,闡述作者運用這些理路後的成果。三部分分別是「企業活動、國家治理與中美關係」、「商人團體、技術組織與關係網」和「企業、戰爭與外交」,由此即可感知,本書所處理的「中美關係」,早已脫離過去的「探討政府力量何許」的脈絡,廣泛地探究以「商業」為主要概念的非政府力量(必須強調,本書事實上也不僅只以「商業」一途詮釋而已),如何與政府力量互動的另一面歷史實況。
在第一部分中,本書用足以直覺式感受其與政府意識高度關聯的造船、航行事務,及似乎距離政府力量較遠的版權問題,做為三個個案討論對象。撇開前者不談——蓋讀者在過往歷史教育中,肯定會在仍以「現代化」(Modernization)為核心概念的中國近代史敘述中,讀到中國政府那些以「富國強兵」企圖為主的西化內容——後者所涉之版權問題,所以能夠成為「國家治理」與雙邊關係的討論對象,便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。
在雙邊關係部分尚不難理解,畢竟直到今天,美國仍不時會以針對智慧財產權的「特別301條款」(Special 301)為「武器」,對不利美國推動貿易的國家進行經貿外交的手段。但版權何以成為中國「國家治理」的一環,則比較難以想像。
事實上,除了內文詳細探討到的《中美商約》(正式名稱是《中美續議通商行船條約》)交涉此一必然牽涉國家治理概念的例子外,書中也有提到一個有趣的狀況。即是當美國預備對中國提出負擔版權利益的要求時,中國官方的反對理由,乃是這樣「會使書價提高,窮人更買不起書」。形同當時中國最高學府的京師大學堂,也基於如此將使各國都向中國要求版權利益(按此係基於片面最惠國概念的條約利權,不是指各國會刻意仿效美國),那麼中國想要透過譯印西書「振興教育、研究學問」的成本就大幅提高了。(p.76)
有沒有一種如同今日某些人把「山寨合理化」的既視感?後進國家為求進步,而有意在政策及手段上忽視先進國家所在意的規範,究竟該被怎樣詮釋,自然便是涉及國家治理的議題。無論是在今時今日的全球化社會,還是現代性(Modernity)尚未普及的清季中國。而由這個例子,也就可以看出作者何以在緒章中,說明中國以「西方知識和教育文化的傳布問題」為核心,與美國期望其智財權獲得中國保護的關懷全然不同。從而能從另一種角度,體現傳統的現代化視角所無法妥善呈現的發展面向。
第二部分的個案探討對象,是以民間團體為表象形式的「關係網」(Networks)。作者自己解釋了此「關係網」的概念,主要是受羅生寶(Emily S. Rosenberg)的啟發——筆者猜測,甚至本書書名中的「中國夢」一詞,也是受其影響。蓋作者吳翎君教授並非首次引用羅生寶的研究,她在2012年的專書《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》緒論之中, 便已盛讚羅生寶力作《美國夢的擴張,1898-1945》對自身的啟發 ——這些關係網代表的是多層級、多性質、多元延伸的複雜網絡,在政、經地位及教育背景、職業內容、技術組織等各種連結都可互相纏結的狀態下,造就中美雙邊關係藉以發展的機緣。
例如即使中、美之間已有前述《中美商約》的國際法架構,美國製造業者在民國建立後的主要貿易對象,仍是有如美國「後花園」般的南美洲。如果單從「外交史」的角度來看,本部分的時代背景,恰是美國「霸權」的建立,正因其門羅主義的傳統,及乍然興起卻又深受挑戰的「威爾遜主義」(Wilsonianism)互相交擊而游移之時。於是就很容易將注意力,限縮在「孤立主義」(isolationism)及「國際主義」(internationalism)交互折衝的邏輯之中,並以此詮釋美國此時行動的原因及意義。
但是本書則係透過對於各種關係網的釐析方式,論述此時美國政、商、學界人士,利用總部設在紐約的商人組織「美國亞洲協會」(American Asiatic Association)所發行的機關報《美國亞洲協會期刊》(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iatic Association),鼓吹美國國內轉移投資及貿易目光至中國的過程。藉著此一刊物,即可看出「關係網」的觸角所向,便是非為政府力量卻能引領中美雙邊關係走向的範圍所在。
類似這樣的事例在本書之中甚多,作者亦極用心地梳理這些網絡,且範圍甚至包括商貿性質以外的組織,如「中美工程施協會」等等。於是讀者便能有系統地藉著不同於過往習用的角度,體會此時中美關係裡的所謂「機緣」狀況,而這即是作者所欲藉此彰顯的「關係網」視角之價值所在。
第三部分是比較常見的取徑,其實也與作者吳翎君教授「成名作」之一《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國(1870-1933)》所運用的方法相近。 雖然如此,作者仍在其中增加了不少後來的研究成果或心得。例如在過去的著作裡,作者大致上仍受較多過去認識角度的影響,問題意識偏向外資對中國的影響情形,亦即猶有所謂「現代化取徑」的遺緒;但本書已融入作者現下的研究體悟,更全面地探究在一個廣大且失序的戰爭環境(抗戰)中,國家、企業、地方政權及許多個人所構成的網絡,如何嘗試以可控制的秩序關係,面對高度關聯戰局走向的資源問題,及在戰後的「非政府力量」如何影響秩序重建的過程等議題。
誠然,戰爭時期的政府力量難免是會大幅擴張的,然而不同地域終究會因不同統治者的不同控制力道,使得彼此交結而成的網絡產生變化。另一方面,在美日開戰之前,日本以美國石油重要買主的身分遭到美國禁運,卻能透過細緻的操作而引發美國對於如何限縮日本實力、卻又需避免刺激日本發動戰爭的兩難局面(本書第八章有詳細說明),使得日本究竟是個受到美國經濟壓迫的苦主,還是攪得美國動輒得咎的牌局高手,形成一種微妙而諷刺的歷史風景。若是只用傳統的政治外交史視角,恐怕很難看出這其中的「趣味」,而走入所謂「國難史」論述的窠臼之中。
老實說,由於本書所欲展現的學術企圖甚大,本文恐難以言簡意賅地將其精華一一列舉,只能以本文開頭所陳述的學術取向(approach)變遷歷程,做為介紹本書的脈絡依據。然而,本書的寫作係以嚴謹而豐富的個案探討為根基,故而讀者其實也可將各個案當作一個個的小「故事」來閱讀,從而逐步建立對於晚清以來的百年間,以中國「大陸」為主體的地域裡如何轉變成為日後局面的過程。
此外,讀者或許也可透過本書三個部分的編排,看出清季以來的政府力量逐漸減少,再因戰爭而又使得國民政府的力量漸漸恢復影響力度之過程。也就是說,藉由本書宏大的敘事時間安排,配合明確的個案佐證,便可讓我們益發理解,為何海外學界會不斷呼籲,欲致力在傳統的「外交史」視角之上拓展視野的理由所在。
本書做為台灣學者在華文學界裡的學思嘗試之作,是讓我們可以在徐國琦等海外學者努力闡揚的理念及成果之外,慶幸台灣也有此類學術作品的重要著作。雖然,筆者其實「只」是外交史、國際關係史的研究者,視野實不及本書作者之恢宏。然而學術本即一種歡迎對話、交流,才能精益求精的知識領域,因此提出淺見。一則向廣大讀者推薦此書,二則期望讀者能在更深入地認識學術思潮內在變遷的過程後,更加理解本書的價值。
書籍介紹
《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:企業、技術與關係網》,聯經出版
作者:吳翎君
- momo網路書店
-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
考察近代中國在國家治理上的內外策略,
吳翎君將近代中美關係的政治、經濟、商業團體、
工程技術和國際組織等元素融於一爐,
細膩且全面性的探討,
研究中美關係的必讀之作!
《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:企業、技術與關係網》從1870年代開展自強運動不久後的革新中國,對應一個從南北戰爭結束後進行國家重建(Reconstruction Era)的美國,自此歷經20世紀兩次全球大戰的過程中,中美兩國如何在企業、技術及環扣相連的多元網絡中,拉近互惠的利益或各持一執,並向世界展示一個新的自我定位和國際參與的角色。
中美知識產權之爭、美國在華商會、中美工程師協會、石油與太平洋戰爭、1946年中美商約等重大議題,貫穿了大歷史與事件所形成的網絡互動。這些跨越政府與非政府的議題,如何形塑了近代中美兩國的交往歷程,乃至於美國與戰後台灣發展的淵源,吳翎君更著意於兩國雙邊關係中的合作共榮,而非一面強調衝突與競爭。在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時代中,我們更需要從共有歷史(shared history)的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。
責任編輯:翁世航
核稿編輯:潘柏翰
回收紙餐盒、紙碗及處理廚餘,常因為沒有去除油漬、殘渣,導致回收物無法再次利用,為了提升廢紙餐具資收成效,環保署推出「紙餐具分類回收補助計畫」
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秘 顏旭明:「今年的7月開始推動我們紙類餐具清分疊的一個動作,便於後端的資源回收,我們希望把所有的紙餐具,有一些如果是沒有做好資源回收而被丟到焚化廠的部分,做好回收,把它回歸到我們的循環體系裡面。」
補助計畫首波已經有150家自助餐店及便當店,加入友善店家行列,率先完成設置紙餐具專用堆疊回收設施。
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秘 顏旭明:「擦一擦之後把它分乾淨,分好之後,大家疊在一起,以便於後面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資源回收業者來做收集的動作。」
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秘顏旭明,親自示範如何做好清、分、疊,未來在「試辦推廣再納管」計畫中,鼓勵業者加盟試辦,希望有越來越多店家設立回收專區,加強資收成效。
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秘 顏旭明:「目前國內的紙容器的處理能量已經足以處理全部所有產生的紙容器,我們全部處理能量是高達190,000公噸左右,目前的產生量大約是11,000公噸左右,所以我們呼籲所有的民眾能夠配合,大家如果使用紙容器的話,都能夠做好清分疊。」
環保署鼓勵店家申請補助設施,貼上宣導海報,並設置紙餐具回收專區,希望在政府及民間業者合作下,提高廢紙餐具回收效率,減少垃圾量降低污染,保護環境。
July 26, 2020 at 11:00AM
https://ift.tt/2OTIm0V
《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》書評:突破過往窠臼,在傳統「外交史」視角之上拓展視野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https://ift.tt/2N9zmDY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《美國人未竟的中國夢》書評:突破過往窠臼,在傳統「外交史」視角之上拓展視野 -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"
Post a Comment